來源:海峽人才報
本報訊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邵武市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積極組織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項目。同時,按照習總書記要求“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創新開展服務基層項目高校畢業生定向擇優選聘工作,安置優秀期滿畢業生到鄉鎮基層事業單位,努力為農村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基層干部隊伍。
邵武市從2006年開始實施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項目,不斷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創新探索,目前共有大學生村官、選調生、三支一扶、服務欠發達地區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社區大學生志愿者生志愿者、基層黨群工作者六支大學生隊伍。這六支隊伍年紀輕、有專業知識、充滿朝氣和激情、富有創新精神。他們的到來,給基層補充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活力,使鄉鎮干部的年齡、文化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儼然已成為邵武市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為了讓這六支隊伍扎根基層,繼續施展才華,邵武市按照公開、平等、擇優的原則,開展定向擇優選聘工作。每年設置一定數量鄉鎮事業單位崗位面向邵武市服務期滿高校畢業生開展擇優選聘。選聘工作采取筆試、面試、考核、體檢辦法。每人有連續兩次選聘機會,即第一次未選聘上,經原服務單位同意,留在基層崗位延長服務期一年后可再參加一次選聘。所有考試合格的考生最后按照總得分從高到低依次選擇崗位。
定向擇優選聘工作,主要呈現以下亮點。
覆蓋范圍力度加大。邵武市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欠發達地區志愿者和服務社區志愿者中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畢業生均可參加定向擇優選聘。每年按照當年期滿未就業的志愿者人數60%~80%的比例設置鄉鎮事業單位崗位用于競爭選聘。
考核結果客觀量化。擇優選聘采取百分制評分,其中筆試占40%,面試占30%,考核占30%。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實績??己谁h節同樣予以量化,每年由各隊伍的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定向擇優選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實績考評表》,總分100分,按照德、能、勤、績、廉設置指標,通過民主測評和綜合談話兩種方式進行考評。選聘的各個環節均進行量化,最大限度做到客觀公正。
考察內容綜合全面。筆試成績采用當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成績,主要測試畢業生對公共基礎知識的掌握;面試采用結構化面試,考察畢業生語言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考核環節是對畢業生整個服務期內工作表現、工作態度、工作作風、群眾感情的綜合測評。三個環節相互補充,全面地考察期滿畢業生各方面綜合素質。
選聘全程公開透明。定向擇優選聘整個過程堅持做到政策公開、過程公開、成績公開、結果公開??己谁h節由三支隊伍主管部門共同制定評分標準,抽調工作人員組成考核小組進行交叉考核。民主測評一般不少于20人(社區不少于10人),安排談話人員7~8人(社區5~6人)。
注重基層適當傾斜。為適當照顧基層服務年限長的畢業生,擇優選聘設置加分項,對獲得各級表彰榮譽、服務期間考核等次為優秀的也給予加分。
2016年至今,全市共接收各類服務基層項目志愿者75人,目前留在邵武市就業60人。自2016實施定向擇優選聘以來,已有45人參加選聘,20名服務期滿畢業生通過進入鄉鎮事業單位隊伍(2016年13人、2017年7人),主要服務于鄉鎮三農服務中心、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等。他們刻苦工作,認真履職,得到了用人單位和基層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安排到和平鎮的莊金森,服務期間先后被授予“南平市第二屆我們身邊的敬業奉獻好青年”“邵武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服務于沿山鎮黨政辦的林成釵,編寫的信息被中國日報網、人民網、閩北日報等網站和報刊采用100余篇,被邵武市委宣傳部評為 “優秀通訊員”榮譽稱號,被邵武市政府授予“政府網站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定向擇優選聘,通過全面的考察和篩選,為邵武市鄉村振興留下一批年紀輕、素質高,同時又安心在基層一線刻苦工作、認真履職的人才隊伍。(通訊員 上官秀樂)